第五十一章聖裔千金(女主登場)
關燈
小
中
大
第五十一章 聖裔千金(女主登場)
就在此時,園後忽然走來一名侍女,見了阮元及孔家父子,忙下拜道:“老爺、少爺,阮大人,方才小姐聽聞家中來了朝中貴客,是個飽讀詩書的學問之人,想著過來一見,不知老爺是否應允?”
孔憲增點點頭,道:“無妨,讓她過來吧。”
那侍女隨即走下,片刻之後,便帶了一名少女過來,阮元雖站在孔憲增後側,見了那少女,卻也不禁眼中一亮。那少女雖和孔家其他人一樣,身著素服,不施簪珥,可面龐圓潤,精巧有致,眉目口鼻,端正纖妍,猶如工筆勾勒一般。雙目黑白分明,晶瑩澄澈,可那剪水雙眸之間,卻似隱隱藏著一番從容嫻雅的氣度。少女一如孔府其他侍女,因喪之故,不施脂粉,但她面色本就白嫩,在園外的日光之下,更顯晶瑩剔透。只是少女雖然相貌出眾,身材卻未免偏瘦了一些,不過阮元本也是清瘦之狀,故而也未在意。
阮元眼看這少女美貌之間,更有詩禮之家的優容氣質,一時不覺心念微動,竟看著少女一路走近,直至孔憲增身前數步之處。忽然之間,阮元瞥向腰間的素帶,頓覺心中慚愧,暗罵自己道:“阮元啊阮元,彩兒齊衰之期未過,你怎可去看其他女子?彩兒與你九年夫妻,今日你目光竟屬意他人,若是彩兒在天有靈,你可如何對得住她?”心下想著,只得強自克制,將目光向左移了數寸,餘光看著少女向孔憲增盈盈一拜,舉止優雅自如,竟是說不出的動人。心中更覺過意不去,只好略低下頭,索性不再看那少女。
孔憲增倒是並不在意,道:“阮學使,其實之前是在下疏忽,未能告知阮學使。在下原有一子一女,這位乃是長女,今年正好十七。平日頗好詩書繪畫之事,阮學使之前所見,便是小女所書所繪了。”又對那少女道:“你也過來,見過新任的山東學政阮大人。”
阮元只好強自克制,只當少女並不存在,如尋常施禮一般,向著少女作了一揖。少女自也側身下拜,向阮元回禮。饒是阮元修養深厚,卻也不能對這少女完全視而不見,只覺少女舉手投足之間,均是異常溫柔舒適,他也是楞了半晌,才強行定住心神,道:“在下阮元,見過孔家小姐,在下方才在書房之見到數幅手書,不意竟是小姐所作。小姐年紀雖輕,學問見識,均自出於人上,在下看了,心中也是敬服。”
只見那孔小姐雙唇之間,依稀有幾番輕動,面色之上,亦自有著些笑意,道:“阮學使這般稱讚之詞,小女聽來,卻是有些愧不敢當了。小女家中人人都要讀書,學些詩禮,原是常事。至於作詩,眼下海內工詩之人,亦不在少數,小女不過率性而為,閑來隨意做得幾首罷了。想來阮學使識人之多,應是十倍於小女的,這‘出於人上’四個字,小女卻有些不解。難道學使所見那些皓首窮經之人,竟也比不上我信手所至麽?其間深意,小女還想請阮學使指教。”
再看孔小姐時,那一番笑意已自散去,所餘下的,便只有端方持重之色。阮元自也知曉,此時孔府正值喪期,若孔小姐是孔憲增之女,她便是已故衍聖公的侄女,要服滿一年喪期,不能隨意說笑。而這位小姐的聰明才智,也遠在自己想象之上,方才所問,表面上是請阮元賜教,實際上是在看阮元有無真才實學。若是自己毫無主見,只是隨口稱讚孔小姐一番,她定要抽絲剝繭,直到自己主動承認,所謂“出於人上”,只是隨意逢迎為止。這便是自己學藝不精,主動露出馬腳,卻與孔家無關,但孔小姐也定然再不會瞧得起自己。隱約之間,心中卻也暗自有了些不服輸的想法。
孔小姐見阮元一時不答,也補充道:“阮學使自可放輕松些,阮學使若是才學所至,是不急於這一時的。不如我等先行入內,待看過小女這些詩作了,再一一點評不遲。”又對孔憲增道:“爹爹,我等且入內一看,如何?”
孔憲增也點點頭,一行人便又入內,孔小姐走到書跡之側,輕輕說道:“這幾幅字,是當日小女偶得《長恨歌》與《連昌宮詞》,一時信筆而作,其間中意的字句,便多錄了些。偶有所思,便又自作一詩,列於其側。而且我這首《讀長恨歌》,只寫了上一半,學使所見,應該不全。卻不知這半首詩裏,學使是如何看出‘出於人上’之意的?”
阮元於這數步之間,早已想好了應對之語,便隨即問道:“在下也想先問過小姐,這《連昌宮詞》,下面尚有數句,軸上亦有空白,小姐卻為何不再寫下去了?”
孔小姐仍是從容,道:“阮學使,這《連昌宮詞》下面幾句是什麽,可否念來聽聽?”
這首詩阮元早在少年之時,就得蒙母親林氏教授,是故說來不難,道:“回孔小姐,下面四句乃是‘開元之末姚宋……’”這句最後是個“死”字,阮元覺得孔府臨喪,直言不雅,便直接略過,續道:“‘朝廷漸漸由妃子。祿山宮裏養作兒,虢國門前鬧如市。’若填上這四句,這一軸想來是可以寫全了。”
孔小姐卻道:“我為何要填上這四句?即便空著,不也很好麽?”
阮元聽了,倒是有些驚訝,原本看孔小姐樣貌舉止,一舉一動皆自得禮法,可不想賦詩行文,卻是隨性所至,無拘無束。但眼看左邊孔小姐自己所作之詩,當即明白,道:“小姐是認為,開元之後,朝政敗壞,並非楊貴妃之故,是以此句與小姐心念不合,便棄而不錄。其實小姐這番見解,便是在下所言,出於人上之處。”
孔小姐雙唇間又是一動,道:“人言七月七日,長生殿上,比翼連理之語,便是唐明皇怠政失國之由,我從來不信。是以作了這首詩,自抒胸中之志罷了。怎麽,阮學使竟不覺得,小女不過婦人之見,眼看楊貴妃同是女子,故而同病相憐一番,而是另有他論?”
若是尋常書生,只怕聽了孔小姐這一番話,後面的言辭當即便被堵住,再無言語相辯解。孔憲增眼看阮元只怕也要陷入尷尬境地,便從中插話道:“璐華,阮學使今日初來我家,卻也不必如此耐心相詢,待得日後阮學使有了閑暇,再來細細討教也不遲。”此時阮元方才知道,孔小姐學名應是叫做孔璐華。
但阮元對此,卻早有準備,對孔憲增道:“孔先生,其中掌故,若是未精於史事之人,卻是不知。在下少時對兩唐書均有了解,是故此間舊事,其實是知曉的。”回轉過來,對孔璐華道:“回孔小姐,若論唐朝史事,其根本在於兩部正史,《舊唐書》與《新唐書》,這兩部正史之中,楊貴妃也都是有列傳的,在下讀書時,這兩篇列傳,也自一一看過,其間並無楊貴妃持國亂政之語,亦無楊貴妃黜賢用奸之句。兩唐書中,對楊氏一門驕奢之態,頗有微詞,但即便如此,這些話針對的是楊國忠、虢國夫人之流,卻與貴妃無幹。至於長生殿上之語,在下亦聽精於史事的朋友說過,長生殿在驪山溫泉,而唐明皇巡幸驪山,通常不在七月,想來這句話是樂天公誤聽人言所致。世人不讀正史,妄作揣摩,竟以為李唐衰落之事,是楊貴妃所為,卻是錯了。小姐之言,自與正史相合,深得先人原意。是以在下之前有言,小姐見識,出於人上。”
孔璐華聽了這話,唇上也自泛出笑意,一時不絕,直過了片刻,才恢覆如初。孔憲增父子更是又驚又喜,尋常書生遇到孔璐華這個問題,只怕十有八九要被連續詰問,終至自認淺薄。可阮元不僅知難而進,而且一字一句之間,自有經典依據可循,卻又自是尋常俗儒所不能及了。
孔璐華卻又問道:“阮學使,小女不知考據之事,卻也深知‘言必有據’四字。想來阮學使也是言而有據之人了。只不過阮學使方才,也是先聽了小女之言,再從正史之中,尋得依據,相加修飾。若是旁人知道了這一番因由,說阮大人不過為了迎合小女,故作婦人之見,算不得真學問人,卻又如何?”話雖如此,可阮元借著室內點點日光,看著孔璐華雙眸時,只覺她從容雅致之間,又漸漸多了一份溫柔,想來也是對自己之前的言語頗多認可了。
想到這裏,阮元也道:“回孔小姐,其實這見解深淺,是否合乎聖人之意,與男女並無幹系。是故正史之中,男子有奸臣佞幸之傳,女子亦有列女之傳。青史褒貶,在作為不在男女。”
孔璐華道:“阮學使,這列女傳之事,我也曾有所耳聞。近來府縣所稱列女,大抵是守節不嫁,亦或偶遇賊盜之事,慷慨就義之人,其情可憫,卻和才學見識無關啊?”
阮元道:“回孔小姐,其實先人所言列女,並非僅言守貞、忠義之人。女子才學,亦自頗受重視。劉向《列女傳》中,便有‘仁智’、‘辯通’二節。《後漢書》中,曹大家、蔡文姬以才學顯。《晉書》有言‘一操可稱,一藝可紀,鹹皆撰錄。’詠絮、回文之事,亦因正史之故,流傳千古。可見女子若有才學見識,只要不違聖人之道,便應留諸史冊。其實班固修《漢書》之時,八表和《天文志》均是其妹曹大家與馬續合修而成。若是認為婦人之言,便無足稱許,那這《漢書》豈不是也有不少讀不下去了?”
聽著阮元這一番言詞,不僅深得孔璐華之心,更是有理有據,處處暗合先賢之意。就連孔憲增和孔慶镕站在一邊,也不覺心中連連讚嘆。
孔璐華也走上前來,斂衽相拜道:“阮學使學問深厚,今日得蒙指教,實在令小女受益匪淺。今日與阮學使交談,不覺間言語多了些,還望阮學使不要見怪。”
阮元想著這原是一句謙辭,並未在意,只相對回拜過了。孔憲增深知女兒心性,卻是清楚,自己這個女兒一向冰雪聰明,更兼幼習詩禮,動靜皆有儀度。可她內心深處,卻自有一種高傲之態,尤其不喜旁人巧言令色,若是來人隨口逢迎,用各種溢美之詞敷衍一番,往往被她層層深入、尋根問底,直至啞口無言,自慚形穢,而她卻絕無不盡禮數之處。此番與阮元誠心相對,自是認可了阮元的才學。
而且,能讓孔璐華真心信服的年輕人,阮元卻還是第一個。
想到這裏,孔憲增也不禁露出了幾絲笑意,道:“阮學使,今日天也不早了,府中想是已經準備了晚餐。若阮學使不嫌棄,我等便一同前去用餐如何?只是家中持服未畢,是以只有素宴,還請阮學使見諒。”
阮元自然不會在意,便隨著孔家三人,一同離開了書房。一路之上,想到這日學問之上,議論頗多,心中也自舒適。他素來好學,尤其樂於和同樣富有才學之人交流,言及艱深之處,更是常有久旱逢甘霖,伯牙識子期之感。
更何況,這一日和他探討學問的,還是個知書達禮的妙齡少女……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就在此時,園後忽然走來一名侍女,見了阮元及孔家父子,忙下拜道:“老爺、少爺,阮大人,方才小姐聽聞家中來了朝中貴客,是個飽讀詩書的學問之人,想著過來一見,不知老爺是否應允?”
孔憲增點點頭,道:“無妨,讓她過來吧。”
那侍女隨即走下,片刻之後,便帶了一名少女過來,阮元雖站在孔憲增後側,見了那少女,卻也不禁眼中一亮。那少女雖和孔家其他人一樣,身著素服,不施簪珥,可面龐圓潤,精巧有致,眉目口鼻,端正纖妍,猶如工筆勾勒一般。雙目黑白分明,晶瑩澄澈,可那剪水雙眸之間,卻似隱隱藏著一番從容嫻雅的氣度。少女一如孔府其他侍女,因喪之故,不施脂粉,但她面色本就白嫩,在園外的日光之下,更顯晶瑩剔透。只是少女雖然相貌出眾,身材卻未免偏瘦了一些,不過阮元本也是清瘦之狀,故而也未在意。
阮元眼看這少女美貌之間,更有詩禮之家的優容氣質,一時不覺心念微動,竟看著少女一路走近,直至孔憲增身前數步之處。忽然之間,阮元瞥向腰間的素帶,頓覺心中慚愧,暗罵自己道:“阮元啊阮元,彩兒齊衰之期未過,你怎可去看其他女子?彩兒與你九年夫妻,今日你目光竟屬意他人,若是彩兒在天有靈,你可如何對得住她?”心下想著,只得強自克制,將目光向左移了數寸,餘光看著少女向孔憲增盈盈一拜,舉止優雅自如,竟是說不出的動人。心中更覺過意不去,只好略低下頭,索性不再看那少女。
孔憲增倒是並不在意,道:“阮學使,其實之前是在下疏忽,未能告知阮學使。在下原有一子一女,這位乃是長女,今年正好十七。平日頗好詩書繪畫之事,阮學使之前所見,便是小女所書所繪了。”又對那少女道:“你也過來,見過新任的山東學政阮大人。”
阮元只好強自克制,只當少女並不存在,如尋常施禮一般,向著少女作了一揖。少女自也側身下拜,向阮元回禮。饒是阮元修養深厚,卻也不能對這少女完全視而不見,只覺少女舉手投足之間,均是異常溫柔舒適,他也是楞了半晌,才強行定住心神,道:“在下阮元,見過孔家小姐,在下方才在書房之見到數幅手書,不意竟是小姐所作。小姐年紀雖輕,學問見識,均自出於人上,在下看了,心中也是敬服。”
只見那孔小姐雙唇之間,依稀有幾番輕動,面色之上,亦自有著些笑意,道:“阮學使這般稱讚之詞,小女聽來,卻是有些愧不敢當了。小女家中人人都要讀書,學些詩禮,原是常事。至於作詩,眼下海內工詩之人,亦不在少數,小女不過率性而為,閑來隨意做得幾首罷了。想來阮學使識人之多,應是十倍於小女的,這‘出於人上’四個字,小女卻有些不解。難道學使所見那些皓首窮經之人,竟也比不上我信手所至麽?其間深意,小女還想請阮學使指教。”
再看孔小姐時,那一番笑意已自散去,所餘下的,便只有端方持重之色。阮元自也知曉,此時孔府正值喪期,若孔小姐是孔憲增之女,她便是已故衍聖公的侄女,要服滿一年喪期,不能隨意說笑。而這位小姐的聰明才智,也遠在自己想象之上,方才所問,表面上是請阮元賜教,實際上是在看阮元有無真才實學。若是自己毫無主見,只是隨口稱讚孔小姐一番,她定要抽絲剝繭,直到自己主動承認,所謂“出於人上”,只是隨意逢迎為止。這便是自己學藝不精,主動露出馬腳,卻與孔家無關,但孔小姐也定然再不會瞧得起自己。隱約之間,心中卻也暗自有了些不服輸的想法。
孔小姐見阮元一時不答,也補充道:“阮學使自可放輕松些,阮學使若是才學所至,是不急於這一時的。不如我等先行入內,待看過小女這些詩作了,再一一點評不遲。”又對孔憲增道:“爹爹,我等且入內一看,如何?”
孔憲增也點點頭,一行人便又入內,孔小姐走到書跡之側,輕輕說道:“這幾幅字,是當日小女偶得《長恨歌》與《連昌宮詞》,一時信筆而作,其間中意的字句,便多錄了些。偶有所思,便又自作一詩,列於其側。而且我這首《讀長恨歌》,只寫了上一半,學使所見,應該不全。卻不知這半首詩裏,學使是如何看出‘出於人上’之意的?”
阮元於這數步之間,早已想好了應對之語,便隨即問道:“在下也想先問過小姐,這《連昌宮詞》,下面尚有數句,軸上亦有空白,小姐卻為何不再寫下去了?”
孔小姐仍是從容,道:“阮學使,這《連昌宮詞》下面幾句是什麽,可否念來聽聽?”
這首詩阮元早在少年之時,就得蒙母親林氏教授,是故說來不難,道:“回孔小姐,下面四句乃是‘開元之末姚宋……’”這句最後是個“死”字,阮元覺得孔府臨喪,直言不雅,便直接略過,續道:“‘朝廷漸漸由妃子。祿山宮裏養作兒,虢國門前鬧如市。’若填上這四句,這一軸想來是可以寫全了。”
孔小姐卻道:“我為何要填上這四句?即便空著,不也很好麽?”
阮元聽了,倒是有些驚訝,原本看孔小姐樣貌舉止,一舉一動皆自得禮法,可不想賦詩行文,卻是隨性所至,無拘無束。但眼看左邊孔小姐自己所作之詩,當即明白,道:“小姐是認為,開元之後,朝政敗壞,並非楊貴妃之故,是以此句與小姐心念不合,便棄而不錄。其實小姐這番見解,便是在下所言,出於人上之處。”
孔小姐雙唇間又是一動,道:“人言七月七日,長生殿上,比翼連理之語,便是唐明皇怠政失國之由,我從來不信。是以作了這首詩,自抒胸中之志罷了。怎麽,阮學使竟不覺得,小女不過婦人之見,眼看楊貴妃同是女子,故而同病相憐一番,而是另有他論?”
若是尋常書生,只怕聽了孔小姐這一番話,後面的言辭當即便被堵住,再無言語相辯解。孔憲增眼看阮元只怕也要陷入尷尬境地,便從中插話道:“璐華,阮學使今日初來我家,卻也不必如此耐心相詢,待得日後阮學使有了閑暇,再來細細討教也不遲。”此時阮元方才知道,孔小姐學名應是叫做孔璐華。
但阮元對此,卻早有準備,對孔憲增道:“孔先生,其中掌故,若是未精於史事之人,卻是不知。在下少時對兩唐書均有了解,是故此間舊事,其實是知曉的。”回轉過來,對孔璐華道:“回孔小姐,若論唐朝史事,其根本在於兩部正史,《舊唐書》與《新唐書》,這兩部正史之中,楊貴妃也都是有列傳的,在下讀書時,這兩篇列傳,也自一一看過,其間並無楊貴妃持國亂政之語,亦無楊貴妃黜賢用奸之句。兩唐書中,對楊氏一門驕奢之態,頗有微詞,但即便如此,這些話針對的是楊國忠、虢國夫人之流,卻與貴妃無幹。至於長生殿上之語,在下亦聽精於史事的朋友說過,長生殿在驪山溫泉,而唐明皇巡幸驪山,通常不在七月,想來這句話是樂天公誤聽人言所致。世人不讀正史,妄作揣摩,竟以為李唐衰落之事,是楊貴妃所為,卻是錯了。小姐之言,自與正史相合,深得先人原意。是以在下之前有言,小姐見識,出於人上。”
孔璐華聽了這話,唇上也自泛出笑意,一時不絕,直過了片刻,才恢覆如初。孔憲增父子更是又驚又喜,尋常書生遇到孔璐華這個問題,只怕十有八九要被連續詰問,終至自認淺薄。可阮元不僅知難而進,而且一字一句之間,自有經典依據可循,卻又自是尋常俗儒所不能及了。
孔璐華卻又問道:“阮學使,小女不知考據之事,卻也深知‘言必有據’四字。想來阮學使也是言而有據之人了。只不過阮學使方才,也是先聽了小女之言,再從正史之中,尋得依據,相加修飾。若是旁人知道了這一番因由,說阮大人不過為了迎合小女,故作婦人之見,算不得真學問人,卻又如何?”話雖如此,可阮元借著室內點點日光,看著孔璐華雙眸時,只覺她從容雅致之間,又漸漸多了一份溫柔,想來也是對自己之前的言語頗多認可了。
想到這裏,阮元也道:“回孔小姐,其實這見解深淺,是否合乎聖人之意,與男女並無幹系。是故正史之中,男子有奸臣佞幸之傳,女子亦有列女之傳。青史褒貶,在作為不在男女。”
孔璐華道:“阮學使,這列女傳之事,我也曾有所耳聞。近來府縣所稱列女,大抵是守節不嫁,亦或偶遇賊盜之事,慷慨就義之人,其情可憫,卻和才學見識無關啊?”
阮元道:“回孔小姐,其實先人所言列女,並非僅言守貞、忠義之人。女子才學,亦自頗受重視。劉向《列女傳》中,便有‘仁智’、‘辯通’二節。《後漢書》中,曹大家、蔡文姬以才學顯。《晉書》有言‘一操可稱,一藝可紀,鹹皆撰錄。’詠絮、回文之事,亦因正史之故,流傳千古。可見女子若有才學見識,只要不違聖人之道,便應留諸史冊。其實班固修《漢書》之時,八表和《天文志》均是其妹曹大家與馬續合修而成。若是認為婦人之言,便無足稱許,那這《漢書》豈不是也有不少讀不下去了?”
聽著阮元這一番言詞,不僅深得孔璐華之心,更是有理有據,處處暗合先賢之意。就連孔憲增和孔慶镕站在一邊,也不覺心中連連讚嘆。
孔璐華也走上前來,斂衽相拜道:“阮學使學問深厚,今日得蒙指教,實在令小女受益匪淺。今日與阮學使交談,不覺間言語多了些,還望阮學使不要見怪。”
阮元想著這原是一句謙辭,並未在意,只相對回拜過了。孔憲增深知女兒心性,卻是清楚,自己這個女兒一向冰雪聰明,更兼幼習詩禮,動靜皆有儀度。可她內心深處,卻自有一種高傲之態,尤其不喜旁人巧言令色,若是來人隨口逢迎,用各種溢美之詞敷衍一番,往往被她層層深入、尋根問底,直至啞口無言,自慚形穢,而她卻絕無不盡禮數之處。此番與阮元誠心相對,自是認可了阮元的才學。
而且,能讓孔璐華真心信服的年輕人,阮元卻還是第一個。
想到這裏,孔憲增也不禁露出了幾絲笑意,道:“阮學使,今日天也不早了,府中想是已經準備了晚餐。若阮學使不嫌棄,我等便一同前去用餐如何?只是家中持服未畢,是以只有素宴,還請阮學使見諒。”
阮元自然不會在意,便隨著孔家三人,一同離開了書房。一路之上,想到這日學問之上,議論頗多,心中也自舒適。他素來好學,尤其樂於和同樣富有才學之人交流,言及艱深之處,更是常有久旱逢甘霖,伯牙識子期之感。
更何況,這一日和他探討學問的,還是個知書達禮的妙齡少女……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